2025年7月15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明德书院第一社区“青春暖巢,敬老之行”实践团的12名学子,在指导老师侯靖雯的带领下,怀揣敬老之心奔赴许昌市东城区海成养老公寓,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召开研讨会,共同研讨方案并明确目标,这不仅是关怀行动,更承载着了解老人心理幸福感、践行“老吾老”传统温情的使命。

初到养老院,实践团将精心准备的营养品、生活用品等物资一一送到老人手中,饱含着学子们的真诚关怀。队员王梦圣在分发物资时感慨道:“这不仅仅是给予,更像是在搭建一座信任的桥梁,让我们和老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物资的传递,不仅是实质的帮助,更是对老人美好生活的守护。

为了让老人们拥有更健康的体魄,队员沙千贺化身“健康使者”,带领老人们学做头肩操。他耐心示范,老人们跟着他的动作舒展筋骨,脸上洋溢着笑容。这种互动不仅唤醒了老人们的身体活力,也让“体医融合”的健康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队员张艺馨结合《老年健康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人们讲解常见病的预防与护理知识。她将复杂的医学理论转化为实用的健康指南,帮助老人们更好地管理慢性病,提升生活质量。

在"银龄红心"红歌传唱活动中,队员陆羽飞唱响了经典歌曲《东方红》。78岁的张爷爷听到熟悉的旋律,立刻挺直腰板,跟着节奏轻轻哼唱,手指还不住地打着拍子。周围的老人或专注聆听,或低声跟唱,脸上洋溢着会心的笑容,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床边护理+情感陪伴”的时光里,实践团用细致入微的关怀温暖着老人们的心。他们为视力不佳的老人修剪指甲,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整理房间。对于特殊困难老人,如五保户王奶奶和低保户张奶奶,实践团更是给予了重点关怀。张奶奶说:“平时没人说话,心里闷得慌。”队员没有急于安慰,而是静静坐在她身边,听她娓娓道来。那一刻,陪伴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孤独感在温暖的对话中渐渐消散。

实践虽短,却让老人们收获了健康知识与精神慰藉,也让实践团的同学们受益匪浅。实践虽已结束,但服务不会停止。实践团队将带着“青年赋能养老”的实践理念,继续以青春力量推动校地协同养老服务创新,让这份关怀在应对老龄化的进程中不断延伸,温暖更多暮年心灵。

(图文:张艺馨、沙千贺、杜文卓、李国一、郭璟 排版:刘梦晴 初审:李晓薇 复审:何海涛 终审:王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