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明德书院
综合新闻
书院动态
 综合新闻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书院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禾护芽队开展“胜利日的红色坐标”主题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9/03 刘博远 点击:[]

近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禾护芽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乡村支教的间隙奔赴南阳市西峡县西峡口抗日战争纪念地(马头砦抗战历史纪念公园),开展“胜利日的红色坐标”主题实践活动,在中华民族伟大胜利的历史现场,赓续红色血脉,激扬青年担当。

西峡口战役是抗日战争末期的重要战役之一,中国军队在此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成功阻击了日军的西进企图,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团队抵达西峡口抗日战争纪念馆,队员们依次参观了“抗战烽火”“西峡口战役”“英雄丰碑”等主题展区。馆内陈列的大量历史照片、实物和文献资料,生动再现了当年军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站在这些历史文物前,仿佛能听到当年的枪炮声,感受到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必须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青禾护芽队肃立于马鞍桥阻击战遗址纪念碑前。斑驳的碑体铭刻着血火阻击的壮烈,山风卷过深谷,似有冲锋号角在耳畔回响。队员们凝视碑文,将“咽喉要道”的鏖战史诗刻入心底——昔日战士以身躯筑关隘,今朝我辈当以赤诚守山河。崖壁无言,深谷为证,复兴征途的“新关隘”前,青年脚步愈发铿锵。

文物库房中,几件从日军手中缴获的物品静静陈列,每一件都成为其侵略罪行的铁证。褪色的日军军帽上,残留着战争的污渍,曾被侵略者穿在身上,见证过他们烧杀抢掠的恶行;锋利的军刀虽已失去昔日寒光,刀身却仍能让人联想到它曾对中国百姓犯下的暴行;一面日军军旗上,曾经象征其军国主义野心的图案已然黯淡,但布料上的每一针每一线,都记录着他们妄图践踏中国领土的野心。这些文物不再是冰冷的物品,而是历史的“审判书”,将日军的罪恶永远定格,时刻警示着后人铭记那段屈辱与苦难的岁月。

与日军罪证文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旁边陈列的中国人民军队抗战文物,它们闪耀着正义与不屈的光芒。铜绿斑驳的军号,曾在战场上吹响冲锋的号角,见证着八路军战士们迎着炮火、奋勇向前的无畏;地图筒里,曾装着标注着作战路线的地图,陪伴指挥员们在硝烟中制定战术,带领部队一次次粉碎日军的进攻;老旧的电台外壳布满划痕,当年正是依靠这样的设备,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传递情报,为抗战胜利搭建起关键的通信桥梁。这些文物是人民军队坚守信仰、保家卫国的缩影,它们承载着先烈们的热血与牺牲,成为传递红色精神的 “火炬”,让后人在触摸中感受到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力量。

西峡口一行,既是一次沉浸式的历史回望,更是一堂直抵人心的和平教育课。青禾护芽队全体成员在实地感悟中深切体会到,尽管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在岁月长河中,但“守护和平”的信念与责任,始终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精神坐标,从未因时光流转而褪色。

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节点,在这一承载着民族荣光、饱含着历史沉思的特殊时刻,新时代青年更当以史为鉴、以行践诺,用团结凝聚力量,用奋斗守护当下的安宁岁月,让和平的薪火在代代传承中愈发炽热,让历史的启示照亮未来前行的道路。

未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禾护芽队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图文:范资昂、岳文杰、张梦圆 排版:孙子豪 初审:李晓薇 复审:何海涛 终审:王廷伟)




上一条:传承铁血军魂 启迪青春梦想 | 明德书院召开2025级军训教官培训动员大会 下一条:明德书院第一社区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第八期

Top

书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80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财经政法大学明德书院   豫ICP备13002877号-2